超导中的约瑟夫森效应
发表于|更新于|Superconductor
|总字数:273|阅读时长:1分钟|浏览量:
关于超导约瑟夫森效应的笔记。
前言
超导体除了抗磁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之外,它还存在约瑟夫森(Josephson)效应,结构就是在两个超导体之间放置一个绝缘体,实验发现这个三明治结构在不加入电压的时候存在自然的电流。如果在超导两侧加入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电压之后,则会出现随时间变化的交变电流。这两种现象就分别成为直流约瑟夫森效应和交流约瑟夫森效应,这两个特征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。这个效应是有Brian Josephson在理论上首先提出来的,之后也很快就被实验验证了,而且Josephson在提出这个效应的时候,也是在22岁上博士的阶段,楷模一般的人物,之后他也凭借着这个理论预言和两个实验物理学家共享了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。
文章作者: Yu-Xuan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Yu-Xuan's Blog!
相关推荐

2019-04-17
Majorana Corner State i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
最近刚刚学习了julia, 手头上也正好在重复一篇文章,就正好拿新学习的内容一边温习一边做研究。 导入函数库1234567# Import external package that use...

2020-09-03
电子掺杂,空穴掺杂与化学势的关系
在研究超导问题的时候,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体系时电子掺杂还是空穴掺杂,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掺杂所对应的性质是不同的,最近重新温习一下超导的相关知识,正好也利用一个具体的紧束缚近似模型来说明一下电子和空...

2020-09-25
BCS平均场近似及Bogoliubov对角化
BCS理论对解释常规超导的解释很成功,这里我就整理一下如何对BCS哈密顿量做平均场处理,使其变成两粒子算符形式,然后利用Bogoliubov变换来对这种两粒子算符进行对角化处理. 平均场近似...
评论
公告

欢迎关注公众号,有趣的内容也会在上面同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