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-wave 超导体Vortex中的Majorana zero mode
整理研究生接触的第一个科研工作 研究生开始时,导师给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重复一篇关于p-wave超导Vortex中Majorana零能模的文章。从刚开始一无所知的小白,到完整复现文章内容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,最后将自己学习中的想法和代码整理成一个项目,如果可以帮到别人最好了。整理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梳理,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和计算方法。{:.success} BdG equation solve在超导的问题中,通常会涉及到BdG方程的求解。本代码是用来重复Vortex pinning by the point potential in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s:A scheme for braiding Majorana bound states论文中关于Majorana费米子在拓扑超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。 BdG equation哈密顿量本征值问题求解的关键问题在于哈密顿量的对角化,而BdG方程的关键点在于引入Bogoliubov变换,引 进了准粒子算符来对非对角化的哈密顿量进行对角化处理,该准粒子算符具有粒子空穴对称性。 Important关于如何将论文中的模型一步步的转换成Fortran程序,在这里提供一份尚未完善的帮助手册,读者可以借助这份手册同时对照提供的程序,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明白程序中每一步的含义,以及如何去重复该论文的结果,同时也可以在该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数值计算。 文件地址为Manual 程序介绍 整个项目中有多个文件夹,按英文序号进行命名,记录了作者一步一步对代码的编写,同时里面也包括了对论文中公式到矩阵形式进行转换的想法。 final_version中有两个文件夹Linux 和Windows,分别是程序的Linux版本和windows版本 每个文件夹中都有程序源代码,已经通过了检验,同时也附上了计算得到的最终数据。 同时作者还提供了一个由Mathematic编写的简单的绘图程序,可以用来及时的展示计算得到的结果(visual.nb) 在运行Visual.nb文件时,只需将该文件和数据结果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之中即可 final_version中同时有origin的绘图文件pic,用来比较清晰的展示计算结果 ...
研究生的第一个国庆节
...
不说再见
原本以为等学校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后,就可以等待离校,却突然之间收到了学校送给毕业生的惊喜。{:.info} 意外的惊喜 毕业了,我们不说再见 呆了四年的地方,马上就要离开,四年里也许多次的抱怨过学校的管理或者政策,抱怨归抱怨,对学校终归会有一份感情。再也不用忍受每天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奔驰而过的吵闹,再也不用忍受商业街上单调重复的广告语,再也不用抱怨每晚11点就会锁门的制度,是的,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,因为即将离开,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。 惊喜一 大一入校的时候,学校给每位新生都发了一枚校徽,不怎么精致,只是在一个小盒子里面,看起来普普通通,四年的时间似乎而并没有用过,可能也是因为学校没有过什么大型活动的原因。虽然东西普通,但是一直都留着,怎么说都是学校的一个纪念品。而另外一份纪念品则是参加活动,由于幸运的到的,是一盒学校的明信片,都是手绘的学校建筑,一直保存着,没舍得用,虽然也能买得到,但是意义总是不太一样。 我以为这可能就是关于大学的所有纪念了,突然看到学校东操场开始搭舞台,刚开始以为只是为了毕业典礼要用,猜对了一半,猜不到的才是惊喜。由学校给每位毕业生准备了另外一份纪念品,一个带有学校校徽的书签和一块刻有校训的个人印章,上面印有每个人的名字。 说是一份纪念品,也可以说是一份礼物,由学校送给每一位毕业生,很多人都没想到,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块印章会以这样的一份方式得到,还是由自己的学校送出,这份走心的礼物,应该会是很多人对大学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吧,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。 ...
本科毕业
即将毕业,也该展示一下自己的毕业照了{:info} 四年生活,缩影成几张照片 我记不清楚我们班到底有多少人,我只知道很多年后,我还记得合照上的人 能留下来的都是最真的 如果说篮球陪伴了我的课余时间,那么这些人同样陪伴了篮球 班主任合照送上一张 这才是真舍友 到底该看哪个
四年的大学生活,一纸言尽
...
研究生面试
2018年4月19号,天气预报有暴雨和雷电。也许只有在这种极端点的天气,我才会腾出点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近一段时间的生活。 正文 要在新的地方生活三年,现在开始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研究生复试的名单终于算是出来了,回想一下自己一年多来的复习生活,这应该算是给自己最好的交代了吧,虽然没有去自己最初想去的院校,最后调剂到了华南师范大学,我觉得这是一次很赚的调剂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。 有时候,命运这种事情,确实挺神奇,我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广州那么远的地方去上学,更何况我还是一个非常怕热的人当我收到导师跟我联系的邮件时,我都已经准备去云南天文台了,拿着天文台的政审表,我还是犹豫了,这也许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了,比高考还重要,我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只好和家人去商量。其实家人也不怎么懂研究生的事情,好在家人认识的朋友中有个在新加坡的叔叔,一番波折后找到了联系方式,我和那个叔叔聊了一阵,之后又和吴哥电联一通最终还是决定了去华南师范大学,毕竟在广州,中国的一线城市,不论如何,机遇和挑战总会比天文台多,就这样做出了人生中最终要的选择。 生活感悟人际关系是个很强大的网络,平时可能没什么感觉,一旦自己遇到点事情,突然就发现在哪里都能找到认识的人。广州这种一线大城市,之前也没有去过,虽然在信息发达的今天,丢了很难,但是有人照应一下,自然可以省去不少麻烦。家里有个叔叔在广州,联系好来机场接我,正好今年过年的时候去叔叔家里串门,也聊了挺多,不算生疏。去广州之前特意上网了解了那里的地铁线路,但是等到乘坐3号线的时候我才明白,too young too...